中国医疗界十大新常态来袭

一、当医生将越来越难:规培之路必不可少!


当医生有多难?临床专业毕业就能当医生的时代正在远去。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100万医学毕业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而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仅20%左右。


据《看医界》了解,事实上,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推开,特别是2020年后,即使考过了执业医师资格,大多数医院还是不要,还必须参加规培取得规培合格证书。而规培目前每年招生人数还不到10万人(7万左右),且看不到大规模扩招的趋势。也就说,未来医生职业将上演更为激烈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当医生越来越难将成为新常态。


二、社会办医地位越来越高:中国“梅奥”将出现!


如果说社会和医疗界都已经习惯了公立医院才是主流,那接下来必须要面对的是社会办医的崛起。社会办医院目前已经在数量上超过了公立医院,未来越来越多的医护将会到民营医疗机构执业,越来越多患者将选择到民营医院就诊,社会办医将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并将为市场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话说社会办医不是被莆田系把生态给败坏了吗?事实上,越来越多并不急功近利的资本开始进入医疗行业,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觉醒并投入到社会办医中,莆田系做法必将被市场淘汰,中国社会办医的社会美誉度也必将越来越高,中国将出现一批自己的“梅奥诊所”,和一批伟大的“梅奥医生”。


三、诊所将撑起基层医疗:大量医生将当老板!


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进程中,有一条规律是绕不过的,就是大多数医疗服务将由基层医生提供,而最好的组织方式并不是什么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是医生开的诊所。


医生开诊所,在法理上,类似于天赋人权,放开医生开诊所必然是大势所趋。目前在国家层面已经放开了中医诊所的规划设置障碍,西医诊所放开也将指日可待!届时,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成为诊所老板。


四、医生凭阳光收入成为高收入群体:医护劳动将越来越值钱!


深圳罗湖区招聘30万年薪的全科医生,港大深圳医院的顾问医生年薪百万,看上去很惊人,但事实上,这样的收入在中国大多数三甲医院也不罕见,区别在于上述深圳医生的收入是纯阳光的。


而医生获得阳光化的高收入,也将成为医改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取消以药养医、实现医生收入阳光化的大背景下,大幅度提高医护劳务性服务价格将成为必然,诊金不够一碗面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随着社会办医的蓬勃发展,医生在市场上将越来越多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必然将倒逼公立医院薪酬体系的改革,优秀的医生在体制内也将能够拿到较高的阳光收入,医生群体的社会地位也将大幅提高。


五、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势不可挡:“自带流量”医生吃香!


有人说多点执业、自由执业不靠谱。事实上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得出的答案必然是片面的。从发展的眼光应该考虑政策放开的趋势、医生资源寻求更合理配置的趋势,以及在资本涌入下社会办医迅猛发展将给公立医疗体制带来的冲击等重要因素。


中国医生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不再甘于仅仅依靠医院品牌,正越来越多地利用自媒体、移动医疗平台等渠道树立品牌,“自带流量”的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或者出走公立医院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六、医生集团将遍地开花:数量或将惊人!


2014年以来,中国医生集团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目前数量已经超过百家,有人认为大多数医生集团将会倒掉;事实上,市场优胜劣汰很正常,医生集团作为一种新的医生执业组织方式,在中国才刚刚开始。中国医生集团数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成立医生集团不是北上广医生的专利,全国各地的医生都可以抱团成立医生集团多点执业或自由执业。未来的趋势是中国遍地都是医生集团,北京有于莺的全科医生集团,新疆喀什也会有喀什的全科医生集团, 可能还不止一两个。医生集团作为一种组合便捷的医生执业组织形式,未来其数量或将惊人。


不仅如此,医生集团还将涌现出巨头,旗下可能不仅仅有数量众多的签约医生,还可能拥有大量医院及连锁诊所等医疗机构。


七、中国医生正在逐步告别编制时代:别了!铁饭碗


不管你是否留恋,编制对于中国医护来说,都将逐步成为历史,中国公立医院不再按照编制管理已成定局,编制附着的福利也将逐步取消,中国医务人员将告别铁饭碗时代和准公务员身份,纳入社会化的福利保障体系。


失去了编制的束缚,对于医生群体来说,无异于剪掉了一根粗重的锁链,必将促进医生资源的自由流动,并激发医生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八、公立医院改制浪潮来袭:要“甩包袱”了!


医改新政大谈公益性和政府应该履行办医投入职责,对于一些公立医院来说,这将是甘露春雨,意味着将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不再基本靠医院自己挣钱发工资、搞建设;但事实上,这样的定调意味着一些弱小的公立医院必将被地方政府所“抛弃”。因为很多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承担起这么多的公立医院投入责任,因此,改制就成为了必由之路。


国家层面的医疗体制改革已明确提出了“社会资本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知名卫生学者高解春教授更是预测,公立医院在未来的5至10年内,将迎来20年前国有企业改制那样的体制改革浪潮。


九、计划经济管制将逐步废除:医改文件或雪花飞舞!


医疗界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中国经济进入到了新常态,需要大幅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而医疗健康服务业可谓首选。


促进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必然意味着政府的简政放权,将一些计划经济的行政管控手段从医疗领域逐步废除,让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发挥支配作用。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医疗界将进入简政放权改革文件雪花飞舞般下发的时代。


十、300万医药流通人员将大量转行!


卫计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生的数量已经超过300万,而《看医界》从国家卫计委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学者处获悉,包括医药代表及医药流通企业人员在内总人数也惊人地到达300万之众,其中医药代表在240万左右。